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学员风采

赴十堰市郧阳区委党校现场教学心得体会

发布时间:2024-01-04 22:44:16

  根据市委党校2023年秋季第2期主体班教学计划,2023年12月18日至20日,党外班集体前往十堰市郧阳区委党校开展为期3天的异地现场教学活动。此次学习采取了特色主题课、现场教学、分组讨论等方式,深入同心广场、柳陂镇龙韵村和南化塘镇玉泉山中原突围战场遗址实地调研学习,学员们在“看、听、行”中接受思想洗礼,启迪理性思考,激发爱国情怀,凝聚奋进力量。

  在《南水北调与十堰精神特质》特色主题课上,我们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、事关长远发展、事关人民福祉,作为一项基础性、前瞻性、全局性、战略性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,南水北调工程谱写了中华民族水历史上一部壮丽史诗。浩浩南水,奔流而上,南水北调工程巨大的经济、社会和生态效益,彪炳史册,成为人类治水史上的丰碑。在郧阳区委党校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述中,我们被“甘于奉献、勇于担当、善于克难、成于协同”的十堰精神深深打动。通过分析和追溯,我们深刻认识到“南水北调十堰精神”的源头,一是源自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,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、十堰红色文化基因以及地域文化基因等,这些成为南水北调十堰精神最基础的源泉;二是源自国家的制度优势,南水北调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调水工程,只有在社会主义体制中,才有决策、建设和成功,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;三是源自十堰人民在南水北调建设事业中的伟大实践,南水北调十堰精神就是根植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、移民、运行、管理各个环节,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并得到升华。

  在全国首个由易地搬迁形成的移民安置村——郧阳区柳陂镇龙韵村,我们开展《党建引领基层治理+乡村振兴》现场教学。龙韵村安置点位于“世界罕见、中国唯一”的龙蛋共生地——郧阳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附近。在这里,我们学习到关于恐龙地质遗址的自然知识,还参观了国内首个以“读报纸·学党史”为主题的红色报纸博物馆,“恐龙文化”和“耕读文明”的有机结合,给大家带来独特的学习体验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“新时代的乡村振兴,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”,在有“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”之称的龙韵村,我们漫步村史馆,镌刻发展脚印;参观农产品展销馆,探寻本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;观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,体验龙韵特色治理模式;置身红色报纸展览馆,重温建党百年风华……通过深入探究和总结当地文旅开发、特产产业发展经验,破解新时代扶贫易迁村的“振兴密码”。

  最令人动容的,是参观南化塘镇玉皇山中原突围战场遗址。玉皇山属秦岭东延余脉,植被以灌木和草丛为主,整个山体山势险峻、易守难攻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,这里是决定中原突围生死存亡之战——血战南化塘的发生地。黄柏树上的炮弹孔还清晰可见,战士们不顾枪林弹雨、勇往直前,拿血肉之躯拼死突围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。碧血丹心铸青史,汉水浩荡祭英魂,重温南化塘战役历史,感悟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原突围的牺牲精神与奉献精神,不断激励我们汲取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力量,传承红色基因,赓续红色血脉。

  在讨论交流活动中,学员们纷纷发言,谈感想,谈体会。学员汪伟说,“本次异地培训时间虽然短暂,但节奏紧凑、内容丰富,不仅让我学到了知识,更让我的思想受到了洗礼。特别是龙韵村在乡村振兴上的探索实践,使我受益匪浅。今后,我将认真梳理总结学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,及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。”

  古老的郧阳,年轻的十堰,这里是“顶流主播”董宇辉口中山风袭来,松涛摇滚,鼻子里面全是负氧离子和草木清香的故乡,是“足球诗人”贺炜心中好山好水好环境的“诗意之城”。南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北方,滋润着一座座干涸的城市。而郧阳之行,将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,时刻激励着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、更扎实的作风,投入到本职工作中,以实际行动践行年轻干部的使命担当。